野三关隧道位于巴东县野三关镇碗口河和支井河之间,全长13.841km,最大埋深695m,为宜万铁路全线最长的隧道。
隧址区地质勘查,野三关隧道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,存在高压突水突泥、高地应力软岩变形和岩爆、煤层瓦斯等地质问题,隧道采用动态设计,进行动态施工和管理。测区属构造剥蚀—溶蚀深切割中山,基本地形配置为台原山地和深切峡谷。地势北高南低,山顶高程1593~1100m,河谷切割深度200~700m。受区域内NE向和EW向构造影响,山脉一般沿NE向和EW向延伸。地形条件对区内岩溶发育起明显的控制作用,岩溶发育总体呈深切峡谷型特征。早第三纪以来,地壳整体间歇缓慢抬升,在相对稳定的停滞期塑造了三级剥夷面,高程分别为1500~1300m、1100~1000m和850~800m。
野三关隧道处于东西向构造体系和新华夏构造体系交接带,构造形迹相互干扰,迁就,近东西向的构造偏转成弧形,归并于新华夏构造体系。在测区内表现为宽缓的野三关复式背斜褶皱和规模不大的断裂。